祝贺开封网被评为全国地方网站十大最具创新力品牌
分享到:0
电子报开封日报 汴梁晚报
时政新闻 开封时评 新闻专题 县区新闻 本网播报 基层传真 组图 民生 社会 深度 财经 文化 旅游 教育 健康 国际 国内 体育 娱乐 汽车
>

北京延庆农民开民宿 老物件讲述长城脚下风土人情

字号: 作者: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数百岁的三眼火铳无声讲述着金戈铁马的岁月,旧门板和老挂钟失了颜色却精致依旧,石碾和旧簸箕记录着农耕时代的印记……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延庆八达岭镇南园村村民孙泉家,满院子的老物件让人瞬时穿越。30多年来,孙泉沿着长城沿线四处“淘宝”,攒了足足四千多件老物件。如今,他用这些老物件来装饰自家小院儿,成为了备受游人欢迎的长城沿线风土人情博物馆。

孙泉今年58岁,是土生土长的八达岭镇南园村人。“我从小就在长城脚下长大,割草、掏鸟,一天到晚在长城上转。年轻时候就觉得万里长城值得保护,那长城沿线的风土人情,同样也是不可分割的长城故事。”

因此,从20多岁开始,孙泉就有意无意地收集老物件,大到老家具、大石磨,小到瓶瓶罐罐、砖头瓦片,只要他觉得这物件有年头,就会小心保存,几年间他沿着长城四处“淘宝”。“张家口的花鸟市场,保定的旧货市场,山西不知名的小乡村我都去过,沿着长城往西走,好东西多着呢。我不去古玩店,就去村里或者街摊上转。”收集老物件上了瘾,三十多年来,孙泉攒了足足四五千件老物件。有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老物件,他就上网查、翻书或是请教文物专家,非得把这老物件的作用、历史了解透才罢休。

老物件攒多了,如何存放和利用就成了一个难题。这几年延庆掀起了民宿热潮,孙泉一合计,干脆把家里两处老房子改建成民宿,把他的宝贝放进民宿,与游客一起分享。

2019年“五一”假期,孙泉的民宿小院“醉氧仙居”和“云水虫鸣”开门迎客,在他的布置和设计下,两个小院处处传递着文化气息。老式手电筒、连环画、石碾子、旧簸箕、旧瓦片……除了把老物件原汁原味地搬进民宿,孙泉还对老物件进行了再创作:老房子的木制窗户镶嵌进镜子变成梳妆镜;印着飞天的老瓦打上木框挂在墙上成了装饰品;破碎的瓷器半嵌进院墙,设计出不同造型,成了一面景观墙……

小院吸引了不少喜欢民俗文化的游客,历史文化的友好交流在这里上演。有一回,一位上年纪的游客坐在展览柜前,照着孙泉收藏的一套瓷器,把上面画着的八部戏曲点唱了一遍。听着这位游客熟稔的唱腔,孙泉的心里格外欣慰,“这些老物件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有这些实物在,我们学到的就是活历史。”

一年多来,孙泉的民宿不仅积累了口碑,打开了市场,也日益成为八达岭镇民宿旅游的特色,不少民宿经营者也常来孙泉这里取经。“八达岭镇背靠长城,是长城文化带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是我们的优势。”八达岭镇党委宣传委员张桂月说,下一步,将加大长城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把长城文化与各种文旅产品深度结合起来,不断为长城脚下的古老村庄注入新内涵。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0

查看心情排行已经有 人表态:

  • 0
  • 0
  • 0
  • 0
  • 0
  • 0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开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

报社简介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LOGO | 本网介绍 | 大事记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平平安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03 豫ICP备05000882号. 开封网 版权所有
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开封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5 k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开封市新区汉兴西路与七大街交叉口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 Email:kfw03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