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终于通车了,高铁张家港站也启用了,我的家乡张家港告别“跨江无桥,出门无铁”的历史,阔步跨入“高铁时代”。约上几位好友,我们一起观光体验游,行程结束,从高铁站直入高速公路,一路畅行,不经意间,车子下了善港出口,5分钟就到家了。
如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出行更加随心,一脚油门、一张高铁票,便可云游四海、玩遍八方。 1993年,我出生的那一年,家乡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张杨公路全线贯通。关于这条路的故事,我是从父辈或祖辈那里听来的。 高等级公路的前身是一条简易公路,路面窄,车辆少。随着1992年张家港保税区的建立,一条连接港区与市区的高等级公路,火热地开工了。这条投资3亿多元、全长33公里、路宽38米、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在当时极为罕见,也为城市的迅速发展夯实了路基,让家乡驶入了直奔小康的“快车道”。 作为90后,我没有见过羊肠小道,没有经历过下雨天泥泞道路上“自行车骑人”的尴尬。我对路的记忆,是密如蛛网的路线、美如彩虹的立交、飞越云端的高架……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带给我们快捷与便利。 如今的高等级公路,水泥路面改造成了降低行车噪音的沥青路面。中间6米宽的景观绿化带,四季花卉交替绽放,常绿草木郁郁葱葱。夜幕降临,万盏路灯亮起,串串车灯闪烁,为家乡戴上了流光溢彩的项链。 老百姓一直习惯把这条高等级公路称作“高速公路”,但家乡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2004年通车的沿江高速。如今,家乡已有沿江、通锡、疏港三条高速公路和一条沪苏通高铁,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如虎添翼。 大学毕业后,我驾上新车,第一次独立驾驶上了刚通车的疏港高速公路。疾驰在高速公路上,路面宽阔开朗,景色美不胜收,在收获一份美好心情的同时,我对未来也有了更美的憧憬。 “走在小康路上,一路歌美花香,在那希望的田野中,捧起岁月的香甜……”车载音响飘来这曲《走在小康路上》,更让人感到,道路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迈入高铁时代的家乡,搭上了“幸福快车”。那风驰电掣的速度,正是家乡人民奔向小康的幸福速度,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速度。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