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开封网被评为全国地方网站十大最具创新力品牌
分享到:0
电子报开封日报 汴梁晚报
时政新闻 开封时评 新闻专题 县区新闻 本网播报 基层传真 组图 民生 社会 深度 财经 文化 旅游 教育 健康 国际 国内 体育 娱乐 汽车
>

居住权入法 老年人“以房养老”更安心

字号: 作者: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为孙子上学,老人把学区房过户给儿子后被赶走”;“以房养老‘套路贷’,68人70套房被骗,损失2亿!”近年来,此类社会新闻频发,老年人“以房养老”如何不会被骗得钱、房两空?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作出了回应。

  家住昌平区的周大爷一家曾签订过一份《保证协议》,约定不论房屋产权在哪个子女的名下,周大爷都享有该房屋的永久居住权,不经周大爷同意不得再次出售。

  在《民法典》出台前,这种协议仅是家庭内部的约定,其约束力更多来自于亲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此次《民法典》增设“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居住需要。新业主即便事后获得不动产证、拿到所有权,也无法改变居住权已存在的现实,无权赶走居住权人。

  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虎认为,《民法典》的物权编专门增加了居住权的制度,来解决特定人群的生活居住的需求。这里首先排除了一些投资性需求,防止有人利用居住权制度来绕开现在的土地制度。对于居住权来讲,更大的一个制度功能就是解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

  居住权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以房养老”一度是社会热点话题。有的老年人,想把房子卖出去或者抵押给银行准备“以房养老”,但又不太放心,担心一旦失去房屋产权,将无房可住;还有一些机构以“以房养老”为名,骗取老人房产,导致老人人财两空。如果双方在签订“以房养老”协议的同时,保障老人居住权,并且这一权利在老人有生之年,谁都无法剥夺,这无疑能让许多金融骗局无处藏身。

  老人一旦给亲戚或指定人员设立居住权,老人去世后,即便房子为子女所继承,亲属或指定人员仍享有居住权。如果居住权是终生的,亲属或指定人员可以住到自己去世为止,子女即便拿到了不动产证,也没有权利将其赶出,也不得再次用于出租。

  男女结婚,婚前财产为个人所有,要不要加名,往往带来诸多家庭矛盾。如今居住权的存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给另一方居住权,而不用让出所有权。

  此外,设立了居住权的房屋,在合同约定的居住权期限内不能收回,避免了租赁合同解除的不稳定情况,在居住权受到侵害时,居住权人可以直接行使物权请求权,并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有了居住权,房产交易必然受到影响。石景山法院法官助理田晔提醒市民,《民法典》规定居住权为登记设立,也就是说只有登记机关记录在册、予以载明的居住权才能合法成立。这就要求购房人在进行房屋交易时应当审慎调查房屋登记信息,不单包括房屋产权信息、抵押登记信息,还应关注居住权设立信息。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分享到: 0

查看心情排行已经有 人表态:

  • 0
  • 0
  • 0
  • 0
  • 0
  • 0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开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

报社简介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LOGO | 本网介绍 | 大事记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平平安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03 豫ICP备05000882号. 开封网 版权所有
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开封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 2002-2015 k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开封市新区汉兴西路与七大街交叉口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 Email:kfw03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