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孙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重大部署,更好营造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集中发布产权保护行政诉讼典型案例(文见三、四版)。案例的发布旨在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加强对产权保护的司法监督,促进提高全国法院产权保护行政案件办理质效。
据了解,该批典型案例坚持对产权的平等保护和全面保护,明确对行政机关侵犯产权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原则,提示各种所有制主体产权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时的救济途径。通过案例发布,将有效推广相关法院的有益经验,提高产权保护精准度,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此外,案例的发布也将进一步促进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完善守信践诺机制,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恒心信心,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黄永维介绍,在审理涉产权保护行政案件时,人民法院坚持以平等保护为原则,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大力畅通涉产权保护行政案件的救济渠道,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涉产权保护行政案件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依法审查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切实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明确因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充分赔偿和因国家利益需要的充分补偿原则,确保当事人产权利益得到有力保护。 “产权保护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黄永维表示,人民法院在审理产权保护行政案件时,加大对处罚、没收等行政强制行为和征收征用行为的司法审查,严格把握政府解除行政协议的条件,加大对行政主体不作为的监督,加大对地方保护、区域封锁等行政行为的审查,营造鼓励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创业、创新的土壤,推动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落到实处。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