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不了清华北大,江苏文科类高考第一名白某某俨然成了最受大家关注的省状元。白某某在今年高考中拿到了430分(满分480),但其选修科目历史等级成绩仅为B+,不满足清华北大甚至很多名校对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
状元上不了心仪的学校,舆论也为姑娘感到可惜,有人呼吁应该破格录取。白某某表示,虽有遗憾,但仍接受这一结果。 这种遗憾,源自江苏省独特的高考模式,其基本设计为“语数外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给出等级。 所以,白某某高考状元的称谓,并不准确。江苏省的高考成绩,本就是语数外分数+等级测试成绩,不能分割。该高考方案已在江苏省实行了多年,像白某某这样“高分低等”的例子出现过多次。高分学生无缘名校,也曾屡次引发质疑。 在质疑之外,我们也能看到高考改革的复杂性。 应试思维在社会上仍然是主流。尽管时有呼吁,不能一考定终身,不能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但大家看重的、计较的,依然是分数。认为高分天然就应该和名校挂钩,认为语数外统考成绩天然就比等级测试成绩更加重要,认为高分考生就应该获得某种“破格”特权,归根结底,还是分数崇拜。 有人说,为什么学霸要被一门历史“耽误”了?这是因为,高考科目的选择性,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的刚性限制,还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所以,在考试设计上规定考生必须考某门,高校在录取时规定某门科目必须拿到某一个成绩,是合理做法。 从明年起,江苏省就将改变高考模式。选择性考试科目将增加到“6选3”,所有科目均计入高考分数。 高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高考改革,既要创新,也要继承。不管怎么改,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坚持高考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的基本定位,坚守教育公平,尊重教育规律。 高考在改,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也该改改了。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