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河流又没上锁,可咋办?”面对屡屡发生的中小学生溺亡事件,基层领导干部道出了他们的无奈。其实,池塘河流溺水预防是有“锁”的,只不过用得不够好,锁得不够牢。这把“锁”就是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的合力。暑假已至,学校放假,学生安全不能放假,务必上好中小学生溺水预防这把“锁”。
自1996年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以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2019年教育部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科课程标准中,安全教育在学校里不断得到加强。但也要看到,学生安全教育周周搞、月月搞、年年搞,从实际效果来看,有些地方存在“葫芦掉进井里”的情况——看似深入,其实还是浮在水面上。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告知书”“一封信”这样的形式上,家长签字就算完成任务;有的安全教育“网课”形式新、内容好,但要么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变成了家长“作业”,要么不适用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成为摆设;有的地方安全教育满足于责任传导、档案留痕,涉及学生安全教育的临时任务和检查不断出新,但大多“只吃药,不治病”。 同时,未能形成溺水预防的社会合力。有的地方把学生安全责任当成学校责任,社会防控大撒把,有的地方对池塘河流有多少隐患底数不清,一些容易溺水处甚至连个警示牌都没有,巡逻救护力量缺乏,一旦发生溺水事故经常是孩子救孩子,造成更大次生灾害。 暑假已至,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在严密疫情防护中度过一个学期的“神兽”,“出笼”后肯定要撒欢,而大人们忙于复工复产。可以想见,今年暑假的学生安全要抓得更紧、“锁”得更严才行。特别是发挥系统合力这把“锁”的作用,把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防护结合起来。 一方面学校要上好暑假安全课,相关单位不能与学校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就完事了,要用行动积极配合;少听汇报、少要方案,多问学生、多测实效,落实安全教育效果,切实避免应付了事。 另一方面,社会防控力量要行动起来。可考虑把学生安全纳入城镇的网格化系统和社会风险隐患系统进行管理,全面排查学生安全隐患点、评定隐患等级、做好提醒警示;进一步发挥志愿者等社会救助力量作用,构筑起中小学生溺水预防救护的安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合力保障孩子们平安度过风险期。
扫码下载汴梁风客户端
责任编辑: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开封日报社和开封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开封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开封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1-22924343